十大名医

   <-二维码分享此文    

二维码分享此文

×

扁鹊(前407-前301),姓秦名越人,战国渤海郡(今河北任丘)人。他善于运用四诊,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。他走南闯北,为人民解除病痛,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,飞到哪里,就给那里带来喜讯,故被尊称为扁鹊。是我国古代医学的奠基者。

张仲景(150-219),名机,汉末南阳郡(今河南南阳人)人。所著《伤寒杂病论》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、症状、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,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“六经分类”的辨证施治原则,奠定了理、法、方、药的理论基础。是我国最早的临床专著,影响超越国界,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。

华佗(145-208),字元化,后汉末沛国(今安徽亳州)人。精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针灸各科,尤长外科。替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脍炙人口。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法,极大地扩展了手术范围,被后世尊为“外科鼻祖”。他创造的“五禽戏”开体育疗法的先河。

皇甫谧(mì)(215-282),字士安,号玄晏先生,魏晋时安定朝那(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)人。擅长针灸治病,著《针灸甲乙经》,影响深远,被尊为“中医针灸学之祖”。2010年,联合国将针灸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葛洪(283-363),字稚川,号抱朴子,晋朝丹阳句容(今属江苏人)。是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家,其医学著作有《肘后救卒方》以及《金匮药方》、《神仙服食方》等约200卷。尤其前者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、恙虫病症候及诊治。收录方药简便易行,颇受民众欢迎。

孙思邈(581-682),唐代名医,前己详述。

钱乙(公元1032~1113年),字仲阳,宋代名医。祖籍浙江钱塘,后迁东平郓州(今山东郓城县)。所撰《小儿药证直诀》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,是儿科的经典著作。钱乙被尊为“儿科鼻祖”。

朱震亨(1281-1358),字彦修,因家居金华丹溪,亦称朱丹溪。元代名医,为金元四大家之集大成者。临证治疗,常一药即愈,有“朱一贴”之誉。他认为人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,应于泻火、攻邪、补中益气诸法之外,加上滋阴之法,被后世称为“滋阴派”的创始人。

李时珍(1518-1593),字东壁,号频湖,明朝蕲州(今湖北蕲春)人。长期上山采药,深入民间,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,经27年的艰苦,著成《本草纲目》,所载药物共1758种,被译为日、法、德、俄等国文字。

叶天士(1666-1745),名桂,号香岩,清代江苏吴县人。他少年从医,闻有专长者必登门求教,曾学经十七师,博采众长,终成一代名医。叶天士尤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,其代表作《温热论》,至今仍是中医临床诊疗热性疾病的重要依据。



法会在线报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