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理教义

   <-二维码分享此文    

二维码分享此文

×

道教的教理,就是道教立教的核心理论,或者说是人们信仰道教的根本理由。道教教义,则是以教理为主导,从道教经典中概括出来的,作为道教信徒思想和行为准则的语句。

“道”是道教唯一的理论基础、全部信仰和修行的核心,是永恒不变的立教之理。所以,道教的核心教理就是“道”。

道教认为:“道”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者,是宇宙一切的开始和万事万物的演化者。“道德经”说:“道生一、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。意思是无上大道化生宇宙的混沌元气,由宇宙元气化生为阴阳二气,再由阴阳二气衍化为天、地、人三才,由此产生天下的万事万物。也就是说,“宇宙”是由“道”演化出来的,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来源于“道”。

“道”又是宇宙中一切事物演化的自然法则。故“道德经”说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

“道”还是神明之本。“道”散则为气聚则为神,宇宙的本原凝聚起来便是三清尊神。故说“一气化三清”。

“道”以“虚无为体、清静为宗、柔弱为用、无为不争”,他真常永恒,无生无灭、无时不存、无处不有,长存于天地之间。

“道”伟大而无形,宏深而抽象。为了给修道者提供简明可行的思想和行为准则,道教就在教理的指导下,从道经中概括出若干教义。主要有:

尊道贵德。“道”与“德”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层面,“道”为本质却无形体,只有表现为“德”方能彰显。故言道为德之本,德为道之用。唐玄宗御注《道德经》称“道之在我谓之德”,就是说“德”是“道”在人的思想言行上的体现。“上德不德”,“德”是修道的最高准则,所以道教的核心教义就是“德”。所有的道教教义都是“道”的体现,“德”的引伸。“道”造化万物必须由“德”来蓄养,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修道者必须尊道贵德,修道积德,做到“内修性命之功,外行济世之事”。如此不懈修行,则德累而基立,终能得道成仙。

仙道贵生。贵生、乐生,追求长生不死,是道教的根本目标。道教认为,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,都是由自然元气所化生,可以通过“性命双修”达到返本归元与天同寿,是谓“我命在我不在天”。修“性”(心性品德),是佛道儒及诸多宗教的共性;而修“命”(身形生命),即将人体“精、气、神”依逆行成仙原理炼成内丹,以实现长生不死的目标,则是道教的固有特征。贵生亦包括众生,度已还须度人,所以道教以“仙道贵生,无量度人”为宗旨。

宗元三宝。《龙门心法》说:“三宝者,道经师也。道本虚空,无形无名,非经不可以明道。道在经中,幽深微妙,非师不能得其理。……成仙成道,成圣成贤,莫不从此三皈依起首。”道在三天,即指三清道祖;经是三清所传的“三洞( 洞真、洞玄、洞神)”真经;师是传经者,亦为三清。故道、经、师皆集中于三清,亦称“三宝君”。所以,道教宗元于道、经、师“三宝”,皈依“三宝”是入道的基本要求。

清静无为。“清静”是道的本性,修道的基本要诀。《清静经》云:“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”。所谓“无为”,源于《道德经》“道常无为,而无不为”。“无为”不是不作为,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,不将人的意志强加于自然。“清静无为”就是清心寡欲,去俗就雅,顺应自然,无为处世,达到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境界。道教认为应以此作为身心修养和治国安民的基本法则。《庄子》云:“玄古之君,天下无为也,天德而已矣。”意思就是说,要以“无为而无不为”作为治天下、得道意的天德。汉“文景之治”和唐“贞观之治”,无不得益于此。

自然和谐。“自然”是道的本性,不受人神支配,故《道德经》称“道法自然”。天地万物都按其本性自然生长,没有任何强力干预,就能保证和谐协调。“和谐”是“道”之大德。自然才能和谐。如果违背自然强加干预,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。乱砍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是明证。道教追求的长生,也有赖于“和谐”。人身体内阴阳气血的和谐,是长生的内在基础;而维持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的和谐,则是长生的外在保障。和谐世界,以道相通。道教教义在建构现代和谐社会中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。

柔弱不争。“柔弱”是“道”的应用。例如在修养方法上,要做到“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”;以物理而论,“天下柔弱莫过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”;就人而言,“人之生也柔弱,死也坚强”。故老子说:柔能克刚,弱能胜强。“不争”是道教重要的处世准则。《道德经》说:“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”,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。修道就要像水那样无私地滋养万物,哪里低就流向哪里,随方就方,随圆就圆,不固执己见。

抱朴守一。抱,是持守。朴,是质朴,即未经任何修饰的自然本真。源于《道德经》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”。反映道教追求保守本真,怀抱纯朴,不恋物欲,不受外界干扰的思想。“一者道也”。《道德经》说:“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灵,谷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……”。“抱朴守一”就是要求修道者持守质朴无华的本真,努力达到“神气混然”“与道合一”的修炼境界。

    天道承负。是道教的因果报应论。道教相信“天道有循环,善恶有承负”。认为人的行为对子孙后代甚至自然社会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。这与佛教因果论主要针对个人有区别。《周易》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《太上感应篇》说:“祸福无门,唯人自召。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。”天道承负是使信众自觉敬畏天道、弃恶从善、推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。



法会在线报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