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承祯

   <-二维码分享此文    

二维码分享此文

×

司马承祯(647-735)字子微,号道隐,又号“天台白云子”。唐代高道,河南温县人。他出身官宦世家,却自少笃学好道。曾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,勤学苦读,颇得真传。后“遍游名山,乃止于天台山”。居桐柏三十年,修炼上清经法及符箓、导引、服饵诸术,并传道授徒,成为道教一代名家。崔尚赞曰:“闻炼师之名者,足以激励风俗;睹炼师之容者,足以脱落氛埃”。

唐朝三代皇帝(武则天、唐睿宗、唐玄宗)曾四度诏请司马承祯进京问道,被尊为道教首座。景云二年(711),唐睿宗在诏请不至的情况下,派他的兄长持敕到天台山强请,司马承祯才勉强出山。可是只走了十几里地就后悔了,这个地方原名凤凰山,后来因此改名为“司马悔山”,成了道教第六十福地。由于拗不过兄长的劝说,还是到了宫中。睿宗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道。承祯斥阴阳术数为“异端”,认为理国应当以“无为”为本。睿宗听后很满意,想把他留在身边,但他坚辞回山。于是赐宝琴及霞纹帔,御书赠言。送行的人群中有位卢藏用,早年曾隐居终南山,后来应召入朝做了大官。他见承祯要回远离京师的天台山,便指着终南山说:“这山中好地方多得很,何必要回天台山?”司马承祯冷冷地答道:“以在下看来,这只不过是当官的捷径罢了。”弄得卢藏用脸露愧色。这就是成语“终南捷径”的由来。当年十月,唐睿宗为他敕建桐柏观,并敕令四十里内禁断采伐樵猎、五里内不许厝葬。

唐开元九年(721),玄宗遣使迎请司马承祯入宫,并亲受法篆,成为道士皇帝。随带的300多卷桐柏道经,均编入开元道藏。开元十五年(727),又召入宫。司马承祯预感此去难回,下山时频频回头难依难舍,骑马到石板桥时落马欲回,此桥至今仍叫落马桥。进宫后,玄宗果然不肯放他回天台,只是让他在王屋山择地建观以居。

开元二十三年(735),司马承祯端坐羽化,享年89岁。玄宗追赠“银青光禄大夫”,谥称“贞一先生”。

司马承祯以老庄思想为本,吸收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、禅定学说,创新修道成仙理论。他认为人的天赋中就有神仙的素质,只要“遂我自然”、“修我虚气”,就能修道成仙。他将修仙的过程分为“五渐门”,即斋戒(浴身洁心)、安处(深居静室)、存想(收心复性)、坐忘(遗形忘我)、神解(万法通神),称“神仙之道,五归一门”。将修道分为“七阶次”,即敬信、断缘、收心、简事、真观、泰定、得道。此“五渐门”、“七阶次”,又可以概括为“简缘”、“无欲”、“静心”三戒。只需勤修“三戒”,就能达到“与道冥一,万虑皆遗”的仙真境界。他的思想对北宋理学的“主静去欲”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。

司马承祯的著作很多,其中《坐忘论》和《天隐子》,是其修道思想的代表著作。他还整理桐柏历代道书,建《桐柏道藏》。



法会在线报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