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脉所系

   <-二维码分享此文    

二维码分享此文

×

桐柏宫经过唐宋两朝帝王的大力扶持,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。然而,在元末的一场战乱中,数千难民涌进桐柏宫。由于炊火不慎引发大火,宏大的桐柏宫所有的建筑和文物珍宝全部被焚为灰烬。后虽经道众努力重建,但已元气大伤,风光不再。明朝对道教的控制利用政策,以及劣绅对观产的蚕食,使得桐柏宮处境更加艰难。至清初范青云接手时,桐柏宫已是破败不堪,殿基成坟场,夷齐圣像遗草中,法脉悬于一线。

满清政府对道教并无兴趣,所以范青云舍命护宫亦无效果。幸亏这两尊遗弃草丛中的伯夷、叔齐石像,引起了台州知府张联元的注意。清康熙五十七年(1718),张联元以尊重夷齐古圣的名义重修“清圣词”,用以供奉这两尊伯夷、叔齐圣像,并以唐代高道司承禛配祀。由道士范青云继续看管。就这样,悬于一线的桐柏法脉,才暂时避免了断绝的危险。直到清雍正九年(1731),雍正皇帝出于对张伯端“三教一理”思想的高度契合,发愿修复天台山紫阳道场,桐柏宫才呈现出复兴的景象。由此可见,桐柏法脉能够延续至今并发扬光大,这座供奉伯夷、叔齐的“清圣词”功不可没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知府张联元在修复“清圣词”后,又于康熙六十一年(1722),择举自宋至明忠清孝义的台郡名贤28位,配祀于清圣词。他们是:徐大受、潘时举、范理、夏缑、鲁穆、齐汪、徐庭筠、王珏、郑华、陈选、徐中行、陈良翰、邵困、陈忠逸、方孝孺、卢原质、章朴、张山古、林升、郑公智、黄叔英、杜范、郑恕、应昌士、赵时栗、卢迥、吴时来、谢铎。此举对弘扬地方正气很有好处。台州地灵人杰,名贤辈出。新时期重修的桐柏宫,拟延续这种做法,以时代的精神遴选地方历史名贤,配祀于清圣词。具体名贤的遴选,将在时机成熟时进行。




法会在线报名